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江村一老头的茅草屋

无事且从闲处乐,有书时向静中观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“蛛丝马迹”中的“马”  

2013-09-05 12:18:19|  分类: 资料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曾经望文生义,认为“蛛丝马迹”中的“马迹”是指马的蹄印;后来看了一些资料,才知道“蛛丝马迹”中的“马”其实与拉车驾辕、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“马”没有任何关联,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。

这种小昆虫,学名“突灶螽”,俗名“灶马”。其名因地而异,有的地方称为“灶壁鸡”,也有些地方称为“灶虾”,我们新昌则称之为“灶鸡”。

灶马(灶鸡)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栖息,天暖时栖于野外草石、土隙间,天冷后则栖于灶台之上,以剩菜、饭屑、植物、小型昆虫为食。唐人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:“灶马,状如促织,稍大,脚长,好穴于灶侧。俗言,灶有马,足食之兆也。” “灶有马”,表明在古代,人们习惯将“灶马”简称为“马”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对灶马也有记载:“灶马,处处有之,穴灶而居。”

灶马在灶台上爬行之时,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,这种痕迹便是“马迹”,因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识辨,人们便将二者联系起来,并称“蛛丝马迹”,用来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。

相关资料显示,“蛛丝马迹”一词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《别雅·序》一文:“而此书则又大开通、同、转、假之门,泛滥浩博,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,而实则蛛丝马迹,原原本本,具在古书。”另,“蛛丝马迹”也有写作“蛛丝虫迹”者,如清人夏敬渠所著《野叟曝言》中就有“蛛丝虫迹,屋漏蝙涎,不即不离,有意无意”之句。

灶马不仅是一种昆虫,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灶马“干燥全虫性味辛、咸、温,入肺、脾二经,捣碎外敷,可治竹刺入肉,有拔刺消肿之功”。


“蛛丝马迹”中的“马” - 江村一老头 - 江村一老头的茅草屋
 
灶鸡与蟑螂不一样,蟑螂图如下:
“蛛丝马迹”中的“马” - 江村一老头 - 江村一老头的茅草屋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3)| 评论(8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