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江村一老头的茅草屋

无事且从闲处乐,有书时向静中观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钱穆《八十忆双亲·师友杂忆》读后  

2008-12-27 12:11:25|  分类: 读书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朋友老三带来钱穆《八十忆双亲·师友杂忆》合订本一册,书用浅近文言写成,翻看之下,觉得勾勒人物栩栩如生,不愧大手笔所为。
  书中所述,多为现代著名学人的轶事趣闻。如谈到章太炎北大讲学,有旧门人在大学任教者五六人随侍,钱玄同作翻译,刘半农写黑板,似为绝无仅有。又如明清史专家孟森,上课时听的人少,点名时旁人代“到”,却说“今天讲堂上人不多,但点名却都到了”,学生引为笑谈。其他如写陈嘉庚的朴素,卫门不让通行;与钱钟书父子的关系,“余称子泉为叔,钟书亦称余为叔”,等等,大可回味。
  钱穆先生上小学时,曾有一数学代课老师,落拓不羁,同学敬慕。原来的老师要来了,同学们还是挽留他,代课老师说:“就算他拜在我门下,与你们同学,我也不留。”其神气跃然纸上。
  他写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校园建筑之区别,一针见血。他对比马一浮与熊十力,性格凸现。马一浮在我辈看来总算高山仰止的人物了,钱先生尚谓境界未及古人,可见其自负不同凡响。不妨再举几例:
  (一)在省立苏州中学任教时,校长说:君往大学任教,乃迟早事。
  (二)文章在某杂志用大字首篇刊出,除主编外为第一人。
  (三)与孟森在休息室相遇,孟森问何年级,“余答惭愧,亦在教书”。
  (四)写三兼小学校长对其态度之转变,开始“不离座,微颔首”,继而“点头,微耸其身,若欲离座而终未离”,最后“起座答礼,亲为燃点纸卷烧烟”。
  (五)下棋,某君屡败后从国手学数年,“胜余亦甚艰”。
  从上所列,仔细品去,钱宾四先生所著也难免袁子才《随园诗话》味道。其实,钱先生书中自有警句:人生最大学问在求能虚心,心虚始能静。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,则此一长处正是一短处。
  看来,古人的境界,虽大家如宾四先生,年且八十余,亦难及也。

(此为早几年写的旧文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15)| 评论(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